我记得你-《家有美妻好种田》
第(1/3)页
我从没有想过会发生如此不可思议的事情。
“皇后娘娘,今上,今上被人刺杀了……”女官雁秋跑着进来,说的上气不接下气。
我手里的茶盅直接吓得摔落在地。
“天子秋狩,千军随行,怎么会出现如此荒谬之事? 皇帝伤到了哪儿? 有没有性命之危? 谁守在身边照料着……”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脱口而出,我心中满是焦急。
我是皇后,是旁人眼里高高在上,母仪天下的存在,可我太知道自己目前的处境了。
母国被灭,故人离散,我膝下无一儿半女可依靠,淑妃、贤妃、英华夫人…… 后宫无数妃嫔都对我虎视眈眈,如果御乾华就此没了,我可以想象我之后的日子过的将是何等困难。
我将如那些老太妃一样,仰仗着新帝和太后的鼻息过活,更有甚者,或许连裁一件衣裳,点一碗热汤,都由不得自己。
“娘娘您别担心,今上只是受了轻伤,如今御医们都在启元殿候着呢,今上怕您过于忧虑,这才谴下官过来回禀您一声。” 雁秋开口。
紧张的情绪得以化解,我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,匆匆向启元殿赶去。
殿外密密麻麻站了一大群御医,各个神色紧张兮兮,走进殿内,太医院医正正在和御乾华说病情,周围还站了董娇娆、李荣月、周佩瑶、何乔幽等几个高位妃嫔。
“皇后怎么来了? 放心,朕只是胳膊受了轻伤而已,无碍的。 ”御乾华面色红润,吩咐耿尽忠搬了一把椅子与我坐下。
御乾华靠在榻上,身着一件宽松柔软的细棉布长袍,盖了一条秋香色的獐绒软锻薄毯,右臂坦露,受伤的地方已经被用纱布裹住。
“今上右臂的伤只是皮外,只需每日早晚换一回药即可,最多十天半个月就能痊愈,至于……”御医正看着御乾华,欲言又止。
“除了皇后,你们都先出去吧。” 御乾华开口,支走了屋内除我的其他人。
偌大的宫殿,只剩我们三人。
“那处究竟如何了? 你给朕实话实话,朕恕你无罪。 ”御乾华的声音有些压抑。
“今上下腹三寸处,被花豹抓挠而伤…… 且有流血迹象,虽然已经自行止住…… 但还需要用药,且休养期间,不可食河虾鱼蟹等鲜物…… 且受伤之处过于险要,日后怕是于子嗣有碍。 ”医正说话磕磕绊绊。
子嗣有碍? 我愣了好一会儿,才反应过来御医说的是什么地方。
御乾华这是要中看不中用了? 那后宫的莺莺燕燕可怎么办?
后宫那么多妃嫔,可都是冲着他这个皇帝来的,谁不做着有朝一日生下一儿半女,飞黄腾达的美梦啊,这要是皇帝不能生的消息传出去,只怕京城的天都得捅下来。
“刘铿,你在太医院待了十多年了吧? 应该知道这话的后果,今日之事若为第四人耳,夷九族都是轻的,所以你应该知道本宫的意思。 ”我淡漠地开口。
有些话,御乾华不方便说,我这个做皇后的,必须替他说,上次董娇娆的事,已叫我们生了芥蒂,所以我必须要找机会描补我们的关系。
御乾华冷着脸,吩咐医正退下。
启元殿内。 我们面面相觑,缄默许久。
“阿姐,还是你对我最好,我唯一能相信的只有你了……”下一刻,他忽然抱住我,哭的如丧考妣。
2
皇帝受伤了,皇帝以后可能再不能有子嗣了,这话能传出去吗? 自然是不能的。
且不说后宫那群莺莺燕燕,听到这个消息,会闹成什么样子,就说朝野民间,都将会掀起惊涛骇浪。
昭雪楼的人,这些年在民间四处煽风点火,挑起祸端,关于御乾华得位不正的流言传的到处都是,虽然说御乾华的确是造反上位的,可当初打的可是正义的旗号呢。
“我从没有见过那样决绝狠辣的人,如俏,你知道吗,那些日子,几乎连帝京的风都弥漫着血腥味,为了斩草除根,他就连那些兄弟叔伯的襁褓小儿都没有放过,御乾华是个没心的,如俏,你日后如果一定要跟他在一起,一定要小心啊。”
这是当初大哥在率军助力御乾华造反后,归来时跟我说的话,当时我不信,抑或说大家都不以为然,可如今看来,大哥的预言终究还是验应了。
我的父母,我的兄长,我的养女,我的婢女…… 都因他而死,我成了孤立无援的一个人,我所能做的,只有日日躲在丹凤宫内,为他们一遍遍地念经祈福。
这是我的罪,也是我的孽。
家族尽被帝王灭,伴君多年的皇后,自请在佛前度过余生
御乾华对被刺杀的事情很恼火,下令暗卫严查,一时间后宫风声鹤唳,就连平日最嚣张跋扈的董娇娆也低调平静了许多。
山雨欲来风满楼啊,颂完最后一遍经文,我饮了一口茶,平静地看向院外,日暮西沉,丹凤宫的院子日影斑驳,晚风吹入正殿,是淡淡的桂花香。
宫婢鸥咏兴奋的跑进来:“娘娘,娘娘,出大事了,今天上午后去了一趟贤妃娘娘那边,不知怎么就怒气冲冲的出来了,直接下令将贤妃娘娘禁足,还斥责二皇子沽名钓誉,居心叵测,命令他在府中自省,如今圣旨都已经送去了。 ”
我一愣,怎么会呢?
御乾华向来不是如此喜怒无常的人啊,而且惩处的对象还是贤妃李荣月和二皇子?
贤妃李荣月是宫里的老人了,世家出身,名门贵女,礼仪之周到恭敬众所周知,二皇子这几年也多有谦谦君子之名,他们母子在宫里屹立多年,根深蒂固,从上到下就没有一个人说过他们母子不好的。
这事,不简单!
难不成,会和秋狩遇刺的事情有关吗?
3
御乾华告诉我,那群刺客的嘴很硬,任凭如何严刑拷打,威逼利诱,都不吐口,如今已经全部死在昭狱里了。
可是羽林卫们,还是从死尸身上挖出了不少东西。
那些死尸的身上散发着淡淡的萱草气息,而用萱草沐浴洁发向来是陇南一带的风俗,陇南李氏是贤妃李荣月的母家,二皇子弘希的外家,也曾是名满天下的六大世家之一。
夺嫡的形式日益剧烈,二皇子在朝中呼声不小,御乾华笃定是贤妃母子利用家族势力对自己欲行不轨。
“那群逆子,他们各个都盯着太子之位,各个都盯着朕的龙椅,各个都盼着朕去死,一群不忠不孝,不敬君父的东西,尤其是弘希这个流淌着世家血脉的,他敢对朕对动手,这背后肯定少不了李家的挑唆。” 御乾华咬牙切齿,言语之间对世家是浓浓的不满。
我没说话,只是淡淡地倾听着,平静地为他重新斟了一盏茶。
“百年的王朝,千年的世家? 呵,朕还偏不姓这个邪了,这些世家大族一个个都寄生在朕的江山上,一个个都容不得朕,朕还偏就不如他们所愿了。 ”
御乾华又是一通抱怨,他向来仇视世家大族,登基这些年,各种提拔寒门,想方设法削弱世家,问罪、抄家、流放…… 被他覆灭的世家,不知凡几。
究竟是世家容不下他,还是他容不下世家? 或许只有他自己清楚。
只是我忽然很想问问,他还记得孔济盈吗?
那个风姿绰约,出生顶级门阀孔家的贵女;那个曾冰雪聪明,棋艺可媲美国手的少女;那个曾一心一意喜欢着他,一入宫就荣宠不衰的少女;那个曾为了他跑到丹凤宫和我针锋相对的少女;那个最终被他抄家灭族,惨死在冷宫的少女。
我这么想,也就这么问了。
“今上,还记得孔贵嫔吗?”
他沉默了,抬头遥望着窗外的明月,秋夜萧瑟,夜风微凉,隐隐约约有蛰虫和蟋蟀的嘶鸣。
好多年以前,冷宫传来孔贵嫔的死讯的时候,也是这样一个明月高悬的秋夜。
“记得,我当然记得,阿姐,说到底,是我对不住她,自她死后,后宫再没有那样惊艳的棋艺了。” 御乾华说到。
我从他的声音里听出了愧疚和不舍。
人越是上了年纪,越是喜欢回忆过去,更何况面对的还是一个风华绝代,满心满眼都是自己,最终却红颜薄命的女子呢?
她再多地刁蛮任性,都会被时光所漂白。
“今上记得就好,这样的悲剧,出现一次就够了,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,世家是世家,后妃是后妃,更何况,贤妃入宫这么多年以来,向来柔顺恭谨,比起春熙殿的某位可强多了。” 我没有再多说,这些年御乾华疑心日盛,有些事情,到点即可。
我为什么要为贤妃母子说话? 因为我,这后宫如今明面上能与董娇娆抗衡的只有李荣月,若是她倒下了,或许将再无人能掣肘董娇娆。
“此事是朕欠考虑了,”御乾华沉吟片刻,又说到:“阿姐,你也别总是如此敌视淑妃,她这些年过得也不容易。 ”
我不过是随便提两个字,他就忍不住为他的亲亲表姐辩驳了? 我心里没由来的觉得讥讽,甚至有些想笑,董娇娆这些年在宫里要风得风,要雨得雨,连我这个皇后都折戟沉沙,几次挫败在她手里,她过的还不容易?
4
御乾华的怒火虽然暂时平息下来,但她依旧没有解除对贤妃和二皇子的禁足。
李荣月还在禁足中,不便出门,得知我为她和二皇子说话,倒是请了与她交好的德妃周珮瑶来跟我道了谢,还送上了不少名贵的礼物。
其中有一匣子蓝宝石,颗颗有鸽子蛋大,晶莹剔透,一丝杂质都没有,这是与黎朝相隔万里的云海西国才有的东西,每一颗都极其名贵。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