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记得你-《家有美妻好种田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种宝石,即便是宫里都不常见,也只有世代经商,富甲天下的尚城周氏,才能有这样的富贵底蕴。

    我深感贵重,推辞不受:“别的东西都还好说,这盒子蓝宝石本宫却是不能收的,德妃你还是拿回去吧。 ”

    “皇后娘娘哪里的话,这再名贵的东西也不过是死物罢了,能被皇后娘娘看上就是她的福气,月姐姐说了,皇后娘娘此番仗义执言,即便再多东西,也是不能表达她对娘娘您的感激之情的。”

    德妃周珮瑶声音娇娇软软,圆圆的小脸露出两个浅浅的梨涡,摇着小猫扑蝴蝶的绫罗小团扇,配上一身明艳鲜活的鹅黄色宫裙,格外娇憨可人。

    不同于董娇娆的飞扬跋扈,也不同于我的苦大仇深,德妃周珮瑶入宫这么多年,一直风调雨顺,半点波折也没有经历过,所以即便如今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,她身上依旧还保留着少女的活泼和明媚。

    我也曾有过这样天真浪漫的模样,也曾鲜衣怒马,驰骋草原,不知忧愁为何物,可是这一切都随着故国的破灭,至亲的离散,远去了,再也回不来了。

    “月姐姐向来贤惠恭敬,恪守礼仪,定然是不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来的,这一定是有人栽赃陷害,皇后娘娘,月姐姐说如今能解她们母子之围的唯有您了,您一定要替二皇子而月姐姐做主啊。” 周佩瑶言语愤慨,为贤妃李荣月和二皇子鸣不平。

    不愧是精心教养的世家嫡女,一开口就能找到对症下药之法,宫中虽然妃嫔众多,但能真正在皇帝面前说上话的,不过聊聊三五人。

    英华夫人不问世事,皇贵妃萧媚娘不愿惹事,至于淑妃董娇娆,李荣月母子出事,她不落井下石就已经是大幸了,也无外乎李荣月会让周佩瑶求助到我这里来。

    “马上就是千秋岁了,皇帝是很喜欢看那出围魏救赵的戏,你须得请个些的戏班子备上,皇帝秋狩伤疾未愈,所以宴席饮食这方面你也要多注意,河虾鱼蟹类的鲜物是暂时不能食用的,若是有人不知规矩,触犯了兴致,本宫也保不了他。” 我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,漫不经心。

    周佩瑶听出了我的言外之意,道了谢后就匆匆离去了。

    我表面说的是千秋岁的事,但给出的脱困之法也正暗藏其中。

    御乾华为了避免伤到命根子的事情流传出去,饮食忌讳是绝对不会说的,但黎朝人喜食鲜货,每年的千秋岁上海蟹河虾必不可少,不过宴席上菜肴众多,御乾华即便是不吃这些东西也是不会有人注意的。

    但如果所有的菜肴里,都有了鲜货,引起了御乾华伤痛的加剧,按照他敏感多疑的性子,他会不会怀疑有人得知了他的病情和忌讳呢? 进而甚至怀疑有人安插棋子在自己的身边,窥探自己的一举一动呢?

    这次的千秋岁,是淑妃董娇娆负责,德妃辅助,淑妃董娇娆的养子大皇子是立储的热门人选。

    我一个无子无宠的皇后,能有什么坏心思呢?

    我不过是想让董娇娆母子不好过罢了。

    5

    转眼就是千秋岁,宫里处处张灯结彩,火树银花,甚是热闹。

    因为我的劝说,御乾华倒是暂时解了贤妃和二皇子的禁足,允许他们来参加宴会,不过宴会中,最春风得意的,无疑是董娇娆母子。

    董娇娆坐在御乾华的邻桌,笑的花枝招展,期间御乾华没少给她赐菜,言语之间尽是夸奖。

    前段时间,御乾华因为受伤,将大部分政事都托给了大皇子弘殷处理,他完成的很出色,得到了御乾华的极高赞誉,一时间风光无量,此时他身边也是围满了各种寒暄攀谈的人。

    董娇娆母子的炙手可热与李荣月母子的无人问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
    御乾华果然从头到尾都未碰过海鲜河蟹之类的菜肴,这些鲜货菜肴全部被他赐给了众嫔妃和文武大臣,最名贵的几道在董娇娆和大皇子桌上,他本人倒是对一道鸡汁羹煨菠菜青睐有加,前前后后夹了不少。

    我挂着得体的微笑,云淡风轻的坐在皇后的位置上,毫不在意董娇娆母子的得意张狂。

    歌舞过后,就是献寿礼环节,林州郡主萧吉祥献上一卷万里江山图,引得御乾华大喜,当场就将给萧吉祥赐下了公主的封号,还加封了三个州作为汤沐邑。

    “今上,这不合礼仪啊,”与萧媚娘不对付的淑妃董娇娆当即急了脸,迫不及待的出言阻止:

    “按照祖宗惯例,天子的姑母长辈为大公主,同辈为长公主,女儿为公主,除了那些为国和亲的,凡是有公主称号者,都是天家血脉,这吉祥姑娘,不过是皇贵妃是内侄女,如何担当起公主的封号啊,今上还是从旁给她些别的赏赐吧。”

    萧吉祥和萧如意自幼出入宫闱,甚得御乾华喜爱,尤其是萧如意和亲远嫁后,御乾华更是将对其的愧疚和宠爱加到了其姐萧吉祥身上,时时赏赐不断,还把不少朝中的重要事物交给她办,此番萧吉祥就是刚从南疆办差回来。

    “无妨,左右只是不成文的惯例,朕即便是改一改也无碍,”

    御乾华摆摆手,毫不在意“不过你的提醒也不是没道理,吉祥不比寻常公主,既如此,她就不从惠字的排行了,朕得给她从新择个封号才是,她此去南疆办差,惩处贪腐,抚恤百姓,于江山社稷有功,如此,就称襄国公主吧。 ”

    此话一出,全城寂静,董娇娆的脸更是阴沉的拧得出墨汁。

    国公主,这可是公主中对顶级的称号,更何况还是以颇有深意的襄字为号,这就相当于朝野里的摄政王,后宫里的皇贵妃,距离那个独一无二的位置只有一步之遥。

    若萧吉祥是男儿,这就是太子的预备役,御铅华这是什么意思? 我的心也没来由的一沉。

    御乾华却仿佛个没事人一般,又吩咐继续继续,随后几位皇子公主的献礼都只是平平。

    轮到大皇子弘殷的时候,他让四个是身强力壮的士兵抬上来了一个偌大的笼子,笼子有一人多高,用厚厚的黑绒布盖着,里面传来某种压抑的野兽的嘶吼。

    6

    “这便是儿臣给父皇准备的寿礼。” 大皇子在众人的一片期待中,掀去了笼子上的黑绒布,笼中匍匐的竟是一只成年老虎大小的异兽。

    那异兽羊首狼蹄,身上是圣洁如雪的长毛,头上有类似梅花鹿一样的犄角,没有被毛发覆盖的四蹄依稀可见类似鱼鳞的鳞片,在灯火辉煌的照应下,显得威风凛凛,圣洁无比,像极了传说中的瑞兽麒麟。

    “这是麒麟?” 御乾华放下酒杯,不可思议的盯着笼中的生物。

    “不敢欺瞒父皇,此物正是瑞兽麒麟,这是东海郡郡守听闻儿臣为父皇的寿礼所烦恼,所以特意拜托儿臣献给父皇的。” 大皇子恭敬谦逊的回答到,但言语之间不乏的得意,而东海郡郡守是董家的人。

    “古书有云,麒麟非明王不出,如今麒麟现世,正验证着父皇您多年文韬武略,治国有方,乃是古往今来难得的明君圣主,故此才有了麒麟来朝,所以儿臣斗胆借圣物恭贺圣寿,祝父皇千岁不老,寿比南山,子嗣绵延,国祚绵长……”

    大皇子的祝寿词如裹脚布般又臭又长,他越说越慷慨激昂,御乾华的脸色却越发显得平静,不动声色的又夹了几筷子鸡汁羹煨菠菜。

    风平浪静的背后,是即将到来的惊涛骇浪,身为御乾华的枕边人,我太明白他的性子了。

    果然,在大皇子说到最后一句‘子孙繁茂,永享太平’的时候,御乾华忽然痛苦的捂住肚子,拿起一杯热茶直接的砸到大皇子面前,神色愤怒:“好个大皇子,好个大千岁,好你个忤逆的孽障!”

    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,唯有我明白为什么,御乾华这些年一直以自己缔造了太平盛世而自豪,结果象征明君圣主的麒麟瑞兽,却是先被臣子贡到他儿子的面前,这不是在打他这个老子的脸吗?

    而且他才伤了身体,大皇子却一口一个子孙繁茂,这不是在戳他的肺管子吗?又加上董娇娆主持的寿宴,让他的病痛处忽然发作,前前后后联系起来,按照他多疑多思的性子,他不发怒才怪。

    “董淑妃,你教的好儿子!”我冷冷的扫了董娇娆一眼,吩咐耿尽忠:“没看到皇帝都被大皇子气的怒急攻心了吗?还不赶紧扶皇帝回启元殿,去请御医。”

    7

    尽管董娇娆一个劲的辩解,大皇子是无心之失,既没有勾结朝臣,结党营私,至于犯上作乱,大逆不道更是无从谈起。

    大皇子当天晚上也连夜写了请罪的折子,但愤怒中的御乾华根本不理会她们母子的辩解。

    寿宴上的所有菜肴都被查出来加了海鲜河鲜调味,就连御乾华那晚夹了好几筷子的鸡汁羹煨菠菜,也加了熬的浓郁的鲍鱼汁作为调味,只是鸡汁羹是味道鲜美,掩盖了鲍鱼汁的味道,御乾华彻底吃了个哑巴亏,有苦说不出,心里越发羞恼。

    随后耿尽忠那边又调查出大皇子曾在府里豢养了一批护卫,只是后面都被赶走回乡了,这批护卫有不少都是陇南那边的,喜欢以萱草沐浴熏香,当然,这并没有具体证据,只是大皇子府中的人交代的,对方还交代,大皇子数次在府里咒骂李荣月母子贱人贱婢之类的云云。

    然后御乾华身边又抓出一个窥视偷听的小太监,结果还没怎么审问,给咬舌自尽了,这个小太监又和董娇娆宫里的某个宫女是对食,和大皇子身边的茶水太监认了同一个干爹。

    各种真真假假的信息混合在一起,一时间矛头都指向了董娇娆母子。

    御乾华表现的很愤怒,但即便如此,他依旧还护着心肝宝贝的董娇娆:“阿姐,淑贵妃虽然嚣张娇纵,但这一切事情定然是与她无关的,都是弘殷那个逆子,生母卑贱,上不得台面,即使有淑贵妃教导,也如此不争气,实在是令人失望。 ”

    “我哪懂什么朝政呢,皇上是什么就是什么吧。” 我微笑着,不置可否。

    “耿尽忠,去大皇子府宣旨吧,大皇子弘殷,封恭王,即日起就藩睦洲,非诏不得归。” 御乾华将写好的圣旨递给耿尽忠,又转头看向我:“千秋宴的事情,也实在骇人的紧,淑贵妃那晚一定吓坏了,阿姐你同我一块到春熙殿看看她吧。 ”

    我浅欣然接受他的提议,但心里却格外鄙夷,御乾华究竟是对他心肝宝贝的淑贵妃有多无知,才会觉得手上沾满了鲜血的董娇娆,会被那点小事吓到呢?

    见到御乾华驾到,董娇娆自然是喜出望外,不过她的这份得意并没有维持多久,在大宫女匆匆忙忙跑进来,说完大皇子就藩的消息后,她当即就变了颜色。

    “今上您不能这样,弘殷他是您的长子,是嫔妾唯一的儿子,他怎么能去睦洲那等荒凉苦寒之地就藩呢,秋狩和千秋岁的事情定然是与他无关的,一定是有人陷害的……”董娇娆抓住御乾华的衣袖,梨花带雨,苦苦哀求。

    她双眼通红,言语断断续续,面色苍白,仿佛瞬间被人抽走了所有的生机。

    高高在上这么多年的淑贵妃,原来也会如此狼狈无助吗?

    “朕知道你爱子心切,但此事已落定,不可更改。”

    御乾华淡淡地说到:“你若真觉得寂寞,想要个孩子承欢膝下,宗室里多的是天真无邪的幼儿,就如从前的弘蒽一般,你随便挑一个就是,朕还有折子要批,先回启元殿了。 ”

    “不……”看着御乾华毫不留情的离去,董娇娆匍匐在地,发出歇斯底里的哀嚎。

    随后,一片慌乱的尖叫声响起。

    “不好了,淑贵妃娘娘晕过去了……”

    “淑贵妃娘娘吐血了,快传御医……”

    春熙殿一片鸡飞狗跳我厌倦了处理这种事情,叫雁秋喊萧媚娘过来守着,就自行回了丹凤宫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