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他们创造的作家福利创造了无数“大神” 在商业化初期,虽然用户在快速增长,但依然很难实现作家的普遍高回报。依然有很多作者,因为收益微薄而放弃写作。面对着个局面,林庭锋提出了作家福利——由网站直接给与低收入作家以补贴。对于刚刚被收购的起点而言,这个决定需要很大勇气。因为当时的互联网,不会像现在对于补贴有着很高的宽容度。林庭锋不只一次和人红脸,红脸以后,他又一边解释,一边先开发。 后来接受采访时林庭锋说,当时发展很快,要不是作者出身,可能他都不太会去想扶持的事情。现在看来,始终理解创作者是林和他的团队成功的一个核心。反过来说,也是一部分网络文学或者很多UGC内容平台失败的原因。 作家福利推出后,广受好评,在很短的时间内,外部网站作家中的几乎一半都来了起点。 按照作家得说法,钱还是其次,作家福利体现的是一种态度和决心。 后来,针对网络作家群的不同需求,在补贴以外,林庭锋又增加了激励、保障、奖励等一些列举措,最终形成了目前的作家福利行业标准。 这个制度的推出,为作家生态的建立打下了坚实基础。一大批目前风靡网络的作家,都是这个制度的受益者。 在作家群稳固以后,林庭锋又开始关注作家更高层次的运营需求。2006年,他们推出了白金作家制度。 到现在,白金作家已经成为最顶级网络文学“大神”的标志,广为读者熟悉的唐家三少、天蚕土豆、猫腻、辰东、风凌天下等等都是白金作家。 在最高峰时,一度网络TOP50作品,全部出自起点团队。目前,网络最知名的作家中,一大半都是来自林庭锋团队的挖掘、培养。 按照网络作者的说法,“成神”只有在林庭锋团队运营的网站才可以实现。 他们让编辑不再只是审稿者 传统印象里,文学责任编辑往往是挑剔的选稿者,接受投稿、审稿、用稿、拒稿、改稿是他们工作的主要内容。 但对于网络文学来说,显然需要不一样的编辑。 在林庭锋关注生态和制度的同时,侯庆辰则开始着手建立编辑制度。从发掘、培养到推广,一个网络文学生产运营机制逐步得以实现,编辑的角色也得到了重新定位。 在这一套制度里,编辑不仅再只是审稿者。而是成为了集编辑、经纪人、产品经理、客户经理于一体的作家支持者。 编辑负责作家作品的发掘、指导、定位、推广等等核心工作,从情节内容到市场活动,都是编辑所关注的,甚至还包括纾解作家的生活烦恼等等。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关系组合。 这也是十几年来和作者蹲在路边撸串,借钱给作者,参加作家婚丧嫁娶的侯庆辰所强调的。 他们超前的尝试,总能预示市场方向 2015年被称为“IP元年”,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林庭锋、侯庆辰等人在十年前就开始了IP运作的尝试——只是当时没有这么的高大上。 2005年,起点自己开发的《小兵传奇》游戏上线,尽管游戏粗糙无比,但无数书迷的热爱让大家措手不及,导致游戏瘫痪。 设想得到验证,林庭锋、侯庆辰等人此后开始了网络文学的版权运作之旅,目前业界改编作品的很多纪录都来自他们。 同样的情况还有很多,比如2008年的起点WAP站,2009年的粉丝制度,2014年的明星作家运作等等。 第(2/3)页